姓氏:【李】
拼音:Li
郡望:陇西郡
名人:李聃,李世民,李嘉诚,李泽楷,李光耀,李登辉
胜迹:福建永定李氏宗祠
文献:李氏宗谱, 赵钱孙李: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
历史:李是中国第二大姓氏,人口大约有八千七百多万,在中国以北方人居多,在台湾排名第五位。李姓的来源相当复杂,根据传说,李姓出自黄帝。李姓的始祖名叫皋陶,是黄帝孙子的后裔。皋陶在尧称帝的时候,曾经担任“大理”,主管司法,并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,史称“五刑”。皋陶的子孙世袭其职,经历了虞,夏,商三个朝代,并且以官职为自己的姓氏,人称“理”氏。直至商朝末年,他的后代,一个叫理征的贵族,被纣王迫害致死,他的妻子契和氏与儿子理利贞,一起逃难到伊侯之墟。因为逃难途中曾经躲在一棵李树下,并且以李子充饥,才得以保全性命,所以改姓为“李”。因为皋陶祖先为嬴姓,故李氏出自嬴姓。在先秦时期,李姓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,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。进入魏晋以后,李氏逐渐发展,成为当时的中原五大郡姓之一。另外四个是:王,崔,卢,郑。到唐代,因为皇帝姓李的缘故,使得李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不仅皇帝赐姓给一些人,让他们姓李,更有许多人自己改姓,冒充姓李。于是,李姓在这三百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,一下子变成了中国的一个大姓。李氏名人尚有:李白、李自成、李小龙、李敖、李鹏、李远哲等人。
补充资料:
姓氏起源:
关于李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:
出自嬴姓,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。尧时,皋陶曾担任大理(掌管刑狱的官)的职务,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,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,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,以官为氏,称理氏。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。一种说法是:商纣时,皋陶后裔理徵,在朝为官,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,而被处死,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,因食李子充饥,才得以活命,故不敢称理,便改姓李氏。另一种说法是:据《姓氏考略》记载,周之前未见有李氏,自从有老子姓李,名耳,为利贞的后裔,因祖上世代为理官,理、李两字古音相通,便也以李为氏。显然,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。
出自他族改姓。三国时,诸葛亮平哀牢夷后,赐当地少数民族赵、张、杨、李等姓。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,汉化后,改为汉字单姓李氏。是为洛阳李氏。
出自他姓改李氏。据有关资料所载,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(徐氏、安氏、杜氏、郭氏、麻氏、鲜于氏等16氏,因立功从唐国姓,赐予李氏。
聚集地:
迁徙分布
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。西汉时,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,大约自东汉开始,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,分布于川、滇一带,其中有的融入白、苗、壮、彝、满、回、土家、纳西等民族中。魏晋南北朝时,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,中原的崔、卢、李、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,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。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,李氏作为国姓,最为显贵。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:一次是在唐朝初期,李氏部分人南迁,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、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。第二次是"安史之乱"时,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。第三次是五代时,因动乱,李氏有迁往福建、莆田、晋江等地定居的。李氏迁徙至海外,始于明朝初年,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,琉球国派往明、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,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。在中国历史上,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,先后建立有大成、西凉、凉、吴、魏、唐、楚、后唐、南唐、大蜀、西夏和大顺等政权。
从明末开始,闽、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。台湾李姓排列第五。台湾各地到处都有李姓人氏,即使在人烟稀少的边陲之地,也有李姓的后裔在繁衍。台湾李氏也来自福建和广东。最先到台的地福建人李魁奇,后为郑芸龙所杀。台湾李姓并非一支,第一类是北宋大臣要纲之后称为景仙李氏;第二类是河南李氏称为兑山李氏;第三类是来自宋朝的云南后称为金山乡李氏;第四类是燕楼李氏;约宋元之间这支李氏上在台李氏中人数最多。
堂号
"陇西堂",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。
家乘谱牒
全国:陇西郡李氏族谱总谱不分卷、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、李氏族谱。
河北:泺县李氏族谱五卷、泺邑李氏族谱四卷、李氏族谱不分卷、李氏支谱不分卷、李氏家谱不分卷、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。
上海:李氏家乘一册、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、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。
江苏:夫椒李氏家乘八卷、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、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、李氏三房支谱四卷。
浙江:西塘李氏支谱十二卷、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、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
历史名人:
历史名人
李 耳:春秋末期思想家、哲学家,道家的创始人。他认为"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、道法自然"。提出"一阴一阳为之道"的辩证法和"天人合一"的系统论。
李 冰:战国时期蜀太守,他依法治水,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,为国家农业生产、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,被后世奉为川神。
李世民:唐太宗,初始以"玄武门事变"取得政权,后制定了一些对社会发展较为有利的措施,创造了"从谏如流,道不拾遗、夜不闭户"的贞观盛世。
李 白: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,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。其代表作有《蜀道难》、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、《静夜思》等。人称"诗仙"。
李 广:西汉时人,曾历仕文、景、武帝三朝。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,作战70余次,以勇敢善战著称。在任右北平太守时,匈奴数年不敢攻扰,称之为"飞将军"。
李清照:南宋女词人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,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典雅、情致,提出词"别是一家"之说,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。
百家姓介绍
百家姓列表
- 赵
- 钱
- 孙
- 李
- 周
- 吴
- 郑
- 王
- 冯
- 陈
- 褚
- 卫
- 蒋
- 沈
- 韩
- 杨
- 朱
- 秦
- 尤
- 许
- 何
- 吕
- 施
- 张
- 孔
- 曹
- 严
- 华
- 金
- 魏
- 陶
- 姜
- 戚
- 谢
- 邹
- 喻
- 柏
- 水
- 窦
- 章
- 云
- 苏
- 潘
- 葛
- 奚
- 范
- 彭
- 郎
- 鲁
- 韦
- 昌
- 马
- 苗
- 凤
- 花
- 方
- 俞
- 任
- 袁
- 柳
- 酆
- 鲍
- 史
- 唐
- 费
- 廉
- 岑
- 薛
- 雷
- 贺
- 倪
- 汤
- 滕
- 殷
- 罗
- 毕
- 郝
- 邬
- 安
- 常
- 乐
- 于
- 时
- 傅
- 皮
- 卞
- 齐
- 康
- 伍
- 余
- 元
- 卜
- 顾
- 孟
- 平
- 黄
- 和
- 穆
- 萧
- 尹
- 姚
- 邵
- 湛
- 汪
- 祁
- 毛
- 禹
- 狄
- 米
- 贝
- 明
- 臧
- 计
- 伏
- 成
- 戴
- 谈
- 宋
- 茅
- 庞
- 熊
- 纪
- 舒
- 屈
- 项
- 祝
- 董
- 梁
- 杜
- 阮
- 蓝
- 闵
- 席
- 季
- 麻
- 强
- 贾
- 路
- 娄
- 危
- 江
- 童
- 颜
- 郭
- 梅
- 盛
- 林
- 刁
- 钟
- 徐
- 邱
- 骆
- 高
- 夏
- 蔡
- 田
- 樊
- 胡
- 凌
- 霍
- 虞
- 万
- 支
- 柯
- 昝
- 管
- 卢
- 莫
- 房
- 裘
- 缪
- 干
- 解
- 应
- 宗
- 丁
- 宣
- 贲
- 邓
- 郁
- 单
- 杭
- 洪
- 包
- 诸
- 左
- 石
- 崔
- 吉
- 钮
- 龚
- 程
- 嵇
- 邢
- 滑
- 裴
- 陆
- 荣
- 翁
- 荀
- 羊
- 惠
- 甄
- 曲
- 家
- 封
- 芮
- 羿
- 储
- 靳
- 汲
- 邴
- 糜
- 松
- 井
- 段
- 富
- 巫
- 乌
- 焦
- 巴
- 弓
- 牧
- 隗
- 山
- 谷
- 车
- 侯
- 宓
- 蓬
- 全
- 郗
- 班
- 仰
- 秋
- 仲
- 伊
- 宫
- 宁
- 仇
- 栾
- 暴
- 甘
- 钭
- 历
- 戎
- 祖
- 武
- 符
- 刘
- 景
- 詹
- 束
- 龙
- 叶
- 幸
- 司
- 韶
- 郜
- 黎
- 蓟
- 溥
- 印
- 宿
- 白
- 怀
- 蒲
- 邰
- 从
- 鄂
- 索
- 咸
- 籍
- 赖
- 卓
- 蔺
- 屠
- 蒙
- 池
- 乔
- 阳
- 胥
- 能
- 苍
- 双
- 闻
- 莘
- 党
- 翟
- 谭
- 贡
- 劳
- 姬
- 申
- 扶
- 堵
- 冉
- 宰
- 郦
- 雍
- 却
- 璩
- 桑
- 桂
- 濮
- 牛
- 寿
- 通
- 边
- 扈
- 燕
- 冀
- 浦
- 尚
- 农
- 温
- 别
- 庄
- 晏
- 柴
- 瞿
- 阎
- 充
- 慕
- 连
- 茹
- 习
- 宦
- 艾
- 鱼
- 容
- 向
- 古
- 易
- 慎
- 戈
- 廖
- 庾
- 终
- 暨
- 居
- 衡
- 步
- 都
- 耿
- 满
- 弘
- 匡
- 国
- 文
- 寇
- 广
- 禄
- 阙
- 东
- 欧
- 殳
- 沃
- 利
- 蔚
- 越
- 夔
- 隆
- 师
- 巩
- 聂
- 晁
- 勾
- 敖
- 融
- 冷
- 訾
- 辛
- 阚
- 那
- 简
- 饶
- 空
- 曾
- 毋
- 沙
- 乜
- 养
- 鞠
- 须
- 丰
- 巢
- 关
- 蒯
- 相
- 查
- 后
- 荆
- 红
- 游
- 竺
- 权
- 益
- 桓
- 公
- 万俟
- 司马
- 上官
- 欧阳
- 夏侯
- 诸葛
- 闻人
- 东方
- 赫连
- 皇甫
- 尉迟
- 公羊
- 澹台
- 公冶
- 宗政
- 濮阳
- 淳于
- 单于
- 太叔
- 申屠
- 公孙
- 仲孙
- 轩辕
- 令狐
- 宇文
- 长孙
- 慕容
- 司徒
- 司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