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4号什么节日(农历七月十七什么节日)
- 作者: 神婆星座网小编
- 来源: 神婆星座网
- 2024-11-10
大家好,今天神魄星座网小编给大家分享「2017年9月4号什么节日(农历七月十七什么节日)」的知识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记得收藏本站或分享给你的好友们哟~,现在开始吧!
2017年9月4号什么节日,农历七月十七什么节日?
2017年农历七月十七日是什么日子
2017年农历七月十七日是白露。2017年白露的时间是:阳历9月7日 (农历七月十七),星期四。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。
2017年7月17日这一天是回家吃饭日,这是一个由各大传播媒体倡导发出的节日,因为“7.17”谐音是“吃一吃”。旨在倡导大家与家人沟通感情,缓解压力,保障健康,享受乐趣。
九月九日是什么传统节日?
重阳节,又称重九节、晒秋节、“踏秋”,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,中国传统节日。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、登高远眺、观赏菊花、遍插茱萸、吃重阳糕、饮菊花酒等活动。重阳节,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,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,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。重阳与三月初三日“踏春”皆是家族倾室而出,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“避灾”。
九月九是我国现在的几节?
一、九月九是我国现在的第十二节
二、这十二个节日依次是:
1、春节
春节历史悠久,俗称新春、新岁、岁旦等,人们常说但是过大年、过年就是这一天。现在春节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,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,在春节期间,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,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。
2、元宵节
元宵节又称灯节、小正月、上元节等,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,自古以来元宵节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因此人们称正月十五为“元宵节”。
3、龙抬头
龙抬头又称春耕节、春龙节等,是民间传统节日,为每年农历二月二日。“龙”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,每岁仲春卯月(斗指正东)之初,“龙角星”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,故称“龙抬头”。
4、社日节(土地诞)
社日节又称土地诞,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,是古老的传统节日,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。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,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。社日节我国民间习俗都要立社祭祀,祈求或酬报土地神。
5、上巳节
上巳节俗称三月三,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,上巳节的历史由来已久,在上古时代上巳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。此外这个节日在汉代以前时间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,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。
6、寒食节
寒食节又叫“禁烟节”、“冷节”、“百五节”,是旧俗中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个节日,时间是在清明节前1-2天,在古代日期并不固定,有说在清明节前一天,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,现在大多和清明节过。
7、清明节
清明节又称踏青节、祭祖节等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是我国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,其习俗扫墓祭祀、缅怀祖先,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。此外,清明节的时间为公历(阳历)4月5日前后。
8、端午节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重午节、龙舟节等,汉代前为干支历午月午日,汉代后演变为农历五月初五。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,与春节一样,其习俗蕴含着祈福、消灾等文化内涵,寄托了人们一种迎祥纳福、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。
9、七夕节
七夕节又被人们称为七姐节、乞巧节等,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。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,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,因为拜祭“七姐”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,所以起名叫“七夕”。
10、中元节
中元节,是道教名称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、七月十四、祭祖节,***称为盂兰盆节,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五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
11、中秋节
中秋节,又称仲秋节、拜月节、团圆节等,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玩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。
12、重阳节
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,是民间的传统节日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、秋游赏菊、佩插茱萸、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。传承至今,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,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,感恩敬老。
三、故九月九是我国现在的第十二个节日。
2017年法定节假日哪几天?
2017年元旦、春节、清明节、劳动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。
一、元旦:1月1日放假,1月2日(星期一)补休。
二、春节: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调休,共7天。1月22日(星期日)、2月4日(星期六)上班。
三、清明节: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,共3天。4月1日(星期六)上班。
四、劳动节:5月1日放假,与周末连休。
五、端午节:5月28日至30日放假调休,共3天。5月27日(星期六)上班。
六、中秋节、国庆节: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,共8天。9月30日(星期六)上班。
节假日期间,各地区、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、保卫等工作,遇有重大突发事件,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,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。
2016年12月1日
中国传统四大节日是哪些?
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和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它们都是古老的节日,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祭祀活动,也都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,并流传至今。
春节及其寓意
四大传统节日中,春节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,也是最古老的节日,有人认为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,其实还要更早,春节指农历正月一日,在古代曾有上日、元日、改岁、三朝、正日、元辰、岁日、新正、新元、元旦等名称,在民间通常称为“过年”,“春节”这一名称在***时期开始才被逐渐使用,但节日习俗还是沿用原本的过年习俗。
上日指农历初一,作为节日的“上日”早在尧舜时期就已出现,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就曾提到“正月上日,舜受终於文祖。文祖者祭祀活动,尧大祖也”,《尚书大传》也有“正月上日,受终于文祖”等记载,这都说明了早在尧舜时期就有过年的习俗,并与岁首祈年祭祀有关。
百节年为首,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,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、理想愿望、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,而且还是祈福攘灾、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,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。据不完全统计,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。春节与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清明节及其寓意
清明节则是传统祭祖节日,主题是扫墓祭祀、缅怀祖先,最早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时间不迟于周朝,后来又逐渐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,最后于宋元时期定型。
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,扫墓祭祀、缅怀祖先,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,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、唤醒家族共同记忆,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。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,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,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“天、地、人”的和谐合一,讲究顺应天时地宜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。
端午节及其寓意
端午节指农历五月初五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五月节、重午节、龙节、正阳节、天中节等,最早源自天象崇拜,节日习俗与上古原始信仰、祭祀文化及天象、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,其中尤以龙舟竞渡、吃粽子和挂艾草菖蒲最广为人知,很多人误以为端午节是因为屈原才出现的,但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,是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。
端午节,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。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,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。总的来说,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“龙***”吉日祭龙祖,注入夏季时令“祛病防疫"风尚,把端午视为“恶月恶日”起于北方中原,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。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。
中秋节及其寓意
中秋节指农历八月十五,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,习俗包括拜月、赏月、舞火龙、玩花灯等,包含月圆人圆、怀乡思家、祈盼幸福等文化内核,中秋节也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,中秋节虽在唐代才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,但早在汉代就已普及,而祭月的习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。
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,普及于汉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,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,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为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成为丰富多彩、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综上所述,四大传统节日都源自古代祭祀活动,或是祭祀祖先,或是祭祀天象,后来在发展过程中,又融合了季节特征、生活习惯和人们的情感心理诉求,今天国家确定这四大节日为传统节日和法定节日,就是为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。
以上就是关于「2017年9月4号什么节日(农历七月十七什么节日)」的全部内容,本文讲解到这里啦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~
【文章①来①自神魄星座网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】
分享至
- 2017年9月4号什么节日(农历七月十七什么节日)
- 2017年7月11号是什么日子(七月份有什么法定节日)
- 双鱼座2017年9月24日运势如何(9月24号有什么寓意)
- 农历8月9号什么星座(1966年农历八月初一至二十九什么星座)
- 2017年4月7号什么日子(47是什么日子)
- 2017年7月31日寅时五行属什么(2017年7月31号生小孩农历几月几日)
- 2017年3月9日煞什么方(2004年的阳历3月9日是2017年的农历几号)
- 2006年出生属什么五行属什么生肖(2006年4月2号出生农历是多少)
- 2017年4月9日什么星座(星座与日期对照表)
- 2017年7月9日的五行属什么生肖(七月属于天干属什么)